2025年9月3日,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、号角激昂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此隆重举行。作为单位工作人员,我怀着肃穆与崇敬的心情全程观看,当熟悉的旋律响起、整齐的方队走过,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力量在眼前交织,内心的震撼与思考久久不能平息。
阅兵式开场,仪仗队伍迈着铿锵步伐走向纪念碑,每一步都似在丈量历史与当下的距离。阳光洒在他们挺拔的身影上,肩章的反光与飘扬的旗帜相映,这一刻,时间仿佛回到80年前——那时的中华儿女,正是怀着这样坚定的姿态,在山河破碎之际挺身而出,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长城。紧接着,抗战老兵方队缓缓驶来,敞篷车上的老人们虽已白发苍苍,却依然努力挺直脊梁,有的颤巍巍举起右手敬军礼,有的眼中噙着泪光望向广场。这些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老者,是那段烽火岁月的亲历者,也是民族精神的活化石。看到他们,我不禁想起史料中记载的场景:当年的战士们或许只有十几岁、二十几岁,却在枪林弹雨中冲锋,在饥寒交迫中坚守,正是他们的“不怕牺牲、不畏强敌”,才换来了今天的国泰民安。这一幕,让“铭记历史”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是真切可感的重量——我们脚下的土地,每一寸都浸透着先辈的热血;我们享受的和平,每一分都来之不易。
装备方队的亮相,让我对“国家实力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。从精准制导的导弹装备到信息化的作战车辆,从低空掠过的直升
以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请勿照搬抄袭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本站客服。
如需阅读全文或下载源文档,请您点击网站右上角登陆按钮进行登陆,不便之处,还请谅解。
(文本君·搜搜文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