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中秋“双节”将至,这既是群众出行探亲、消费休闲的高峰期,也是安全生产风险交织、隐患易发的关键时段。当前,全镇安全生产工作已进入“临战状态”,今天召开部署会,核心是进一步统一思想、明确重点、压实责任,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,确保全镇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。下面,我讲四点意见。
一、提高认识,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
从当前形势看,“双节”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、重要性尤为突出,必须从思想上杜绝任何麻痹松懈。
一是节日场景放大安全风险。据测算,今年“双节”期间我镇游客接待量预计达x万人次,较去年增长x%;商超、农贸市场物资流通量预计提升x%,景区、交通场站、消费场所人员密度将大幅增加。人员聚集、物资流动的叠加,使交通拥堵、踩踏、消防等风险显著上升,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。
二是过往教训警示不可忽视。回顾近年节日期间安全工作,邻镇曾因景区设施维护不到位,导致观景台护栏断裂造成x名游客受伤;辖区内也出现过商超消防通道堆放货物、农村面包车非法超载等问题。这些案例表明,节日期间的安全隐患往往隐藏在“日常忽视”的细节中,必须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做好防范。
三是当前隐患排查仍有短板。前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发现,部分领域仍存在风险点。景区x处网红打卡点设施使用年限超过x年,存在轻微锈蚀;农村地区面包车非法载客苗头有所显现;x家小微企业为赶节前订单,存在压缩安全检查时间的情况。加之“双节”期间可能出现降雨天气,路面湿滑将进一步增加交通风险,必须提前做好应对。
二、突出重点,狠抓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落实
聚焦“双节”期间高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,逐项细化措施,确保风险可控、隐患清零。
一是筑牢交通安全防线。交通管理部门要聚焦“三个关键”。关键路段,在景区必经的xx坡道、xx十字路口设置临时检查点,配备测速仪和防滑物资,严查客运车辆超载、农村面包车非法载人,节日期间每日巡逻频次不少于x次;关键车辆,对全镇x辆客运车、x辆旅游大巴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检修,核查驾驶员近x个月疲劳驾驶记录,杜绝“带病车辆”上路;关键时段,针对早晚出行高峰,增派警力疏导交通,遇降雨天气及时发布路况预警,引导车辆安全通行。
二是强化景区安全管理。景区管理处要抓好“三个环节”。设施安全,9月25日前完成所有观景台、栈道护栏的加固检修,设置“最大承载量”标识,瞬时人流超限时立即启动单向通行机制;人流管控,在景区入口、核心景点配备智能计数器,安排专人引导游客分流,避免聚集踩踏;应急准备,在x个主要出入口、x个制高点配备急救箱、扩音器和应急照明设备,9月28日前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,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处置流程。
以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请勿照搬抄袭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本站客服。
如需阅读全文或下载源文档,请您点击网站右上角登陆按钮进行登陆,不便之处,还请谅解。
(文本君·搜搜文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