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优选 | 新疆探索推行“智能+”模式 激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新活力
新疆探索推行“智能+”模式
激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新活力
(2023年1月13日)
******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,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”、“推进教育数字化,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、学习型大国”,为运用信息化方式推进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近年来,新疆主动运用大数据、积极融入互联网,探索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“智能+”模式,发挥全区远教站点覆盖面广的优势,研发推广并拓展升级新疆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系统,推动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助力党员教育提质增效。
【背景】
2005年新疆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来,陆续建成基层终端接收站点1.3万余个,通过互联网和“卫星锅”两种模式下载教学资源,组织党员学习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但这种单向的远程教育方式,服务上将资源一传了之,管理上对学习情况难以掌握,存在“管不住、抓不实、搞不清”等问题。为切实加强对站点学用工作的精准管理,在学习借鉴其他省(区、市)先进做法和总结本地实践经验基础上,新疆于2017年研发推广集教学计划下达、教学资源推送、教学活动组织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系统,有力解决了站点管理“宽松软”问题。按照《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》关于“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,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”的要求,2020年以来,新疆每年对系统功能、架构模式、安全防护等进行升级完善,并配套开发新疆党员教育APP,将学习管理精准到人,实现导学述学评学考学全过程管理,推动解决党员“学没学好”的问题。依托远程教育“智能+”模式,新疆构建形成一贯到底、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,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责任和兜底作用得到切实发挥,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。
【做法】
(一)统筹硬件软件建设,构建网络体系。着重抓好远教站点、管理系统、直播平台三个方面建设,夯实远程教育“智能+”的基础。广覆盖建设远教站点。编制站点名录,统一设计标识,规范建设标准。扩展站点覆盖面,在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站点全覆盖基础上,新建县直部门、两新组织站点300余个。高标准打造管理系统。研发新疆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系统,集成学用需求征集、教学资源推送、人脸识别签到、学习过程抓拍、现场语音采集、学习情况判定、大数据分析等功能,实现远教站点设备运行和集中学习情况的动态管理、量化评估、精准服务。立体式搭建直播平台。接入覆盖区、地、县、乡、村五级的视联网会议系统,实现直播授课直达每个支部,基层党员可以直接与授课教师进行在线互动交流。研发与新疆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系统和昆仑网(新疆党建网)相配套的新疆党员教育APP,数据互联互通,便于党员参加网络培训。
(二)依托站点组织教育,丰富学习内容。在指导基层党组织每月开展集中学习的同时,新疆党员教育中心加强统筹调度,推动站点学习人员、时间、内容、效果“四落实”。围绕学用需求制定学习计划。把学习贯彻***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,围绕党**重大决策部署、自治区党委重要工作安排,在新疆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系统内每月自下而上汇总学用需求,合理平衡“基层所需”和“系统所能”,针对农村、社区、机关等不同站点分类施教,采取“大课表、小菜单”,每月下发汉、维吾尔、哈萨克三个语种学习计划。定期统一宣讲丰富教学资源供给。2021年以来,聚焦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,每月举办一期“新疆党员教育大讲堂”,利用视联网会议系统,在新疆党员教育中心设置主课堂,在全区远教站点设置分课堂,邀请专家用“包谷馕”式的语言授课,统一组织站点学习,让各族党员听得懂、能入心、会落实,平均每期学员19.8万人。在完成“规定动作”基础上,支持各地创新“自选动作”,地、县两级开发本地特色学习内容,依托系统推送基层站点,更好满足党员学习需求。指导推动站点规范开展集中学习。基层党组织按照学习计划,在参加“新疆党员教育大讲堂”的同时,灵活把
以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请勿照搬抄袭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本站客服。
如需阅读全文或下载源文档,请您点击网站右上角登陆按钮进行登陆,不便之处,还请谅解。
(文本君·搜搜文稿)